富掌柜收银  富掌柜收银
首页
聚合支付收款
门店收银系统
收银硬件
增值服务
免费试用
首页
聚合支付收款
门店收银系统
收银硬件
增值服务
免费试用

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

来源:国务院网站

核心内容

根据您提供的链接内容,《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》的主要要求和特点可以总结如下:

  1. 规范目的:旨在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行为,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,防范化解风险,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健康发展。

  2. 监管机构: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机构,其分支机构根据授权履行监督管理职责。

  3. 支付业务许可:非银行支付机构必须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支付业务许可,且名称中应标明“支付”字样。

  4. 设立条件: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需满足一系列条件,包括注册资本要求、股东和管理层资质、经营场所和设施、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等。

  5. 变更与终止: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变更(如名称、注册资本、业务类型等)和终止支付业务均需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。

  6. 支付业务规则:非银行支付业务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种类型,具体分类和监督管理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。

  7. 用户权益保护:非银行支付机构应与用户签订支付服务协议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,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户信息安全。

  8. 备付金管理:非银行支付机构必须按规定存放和划转备付金,不得挪用或以备付金提供担保。

  9. 跨境支付:非银行支付机构为跨境交易提供服务时,应遵守相关外汇管理和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定。

  10. 信息报送与披露:非银行支付机构需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业务信息、财务报告等,并对外公示相关信息。

  11. 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: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,以应对可能的风险事件。

  12. 法律责任: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和个人,以及违反条例规定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其责任人员,明确了处罚措施。

  13. 自律管理:支付清算行业自律组织应依法开展行业自律管理活动,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和监督。

  14. 施行时间:本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。

该条例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运营提供了法律框架,旨在通过明确的规范和要求,确保支付服务市场的稳定和用户资金的安全。同时,通过规定监督管理措施和法律责任,增强了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。

原文链接